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招聘  >  研究生招生  >  三年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员工具有坚实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有新的见解;熟练掌握所学语言,第二外国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语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简要说明

01

语言教学

探讨英语教学和英语课程的演进和发展,研究英语教师如何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员工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和掌握英语。

02

第二语言习得

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03

翻译理论与实践

全面系统地掌握中英文翻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翻译技能,了解中英文翻译领域的发展史及现状,熟悉翻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具有较强的口译和笔译能力。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我司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联合培养的方式,做到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相应公司产品的能力。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同时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当参加政治学习和时事教育,关心集体,提高综合素质。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课堂教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以及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3、培养环节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学位论文撰写及指导。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校及国(境)内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参加由中外学者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要求研究生学习期间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见课程设置表)

第一类:必修课。必修课包括三部分:

(一)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开设的公共学位课;

1公共外语课128学时,8学分,在第12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32(注:外语类学科、专业的第二外语由外语学院安排)

2公共政治课

⑴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16学时,1学分,在第1学期开设,每周1学时,16周;

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16学时,1学分,在第1学期开设,每周1学时,16周;

    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理科),32学时,2学分,在第2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16周;

3.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除教育学院外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32学时,2学分,在第2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16周。

(二)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开设的专业学位课,四门,每门48学时,3学分(合计12学分),分别在第1学期开设一门,第2学期开设一门,第3学期开设二门。每学期16周,每周3学时。其中应包含一门一级学科课程和一门跨二级学科课程;

(三)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二门,每门32学时,2学分(合计4学分),分别在第23学期开设,每学期16周,每周2学时。该课程应由导师为所指导的研究生指定。

第二类:选修课。选修课包括两部分:

   指定选修课

专业外语,32学时,2学分,16周,每周2学时,在第3学期开设,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开设(外语类学科、专业的研究生须在相应方向指定选修课程中选修2学分的课程);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16学时,1学分,每周1学时,在第1学期开设。

   任意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2门。每门32学时,2学分,每周2学时,在第23学期开设,共16周。

六、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活动是培养过程中巩固基础、提高质量的必要环节。为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丰富学院(中心、所)学术文化生活,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研究生学术报告包括自己作专题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研讨班等。

七、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教学与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该环节方能申请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或实践项目,以提高从事实际科研工作和教学实践的能力。在校期间原则上要求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参加学术活动累计不得少于10次,其中参加本学科组织的学术讨论4次。同时,向学院递交本人学术活动汇报1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计1学分。

八、中期考核

为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硕士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和治学态度、课程学习、科研和工作能力等。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培养环节,均需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考核结果分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三种。暂缓通过者应进行补考,不通过者将终止学业,通过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九、学位(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全面训练和考验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之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需要引用他人成果的必须注明出处,严禁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严肃查处。

学位论文选题应属所在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作开题报告,经本专业考核小组集体讨论认可后正式撰写论文。未经开题报告者,不准开展论文撰写工作。研究生应按照论文撰写进度要求,完成各阶段撰写任务。论文开题计1学分。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选题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尽量贴近本专业的学科前沿,有利于研究生对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学位论文的文字和格式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学术规范和写作规范。

学位论文原则上要求用英文撰写。用英文撰写的学位论文的正文篇幅要求1.5万词左右。

学位论文答辩前,由本院聘请至少二位同行专家进行书面匿名评阅。论文评阅人中应有一名外单位本专业(方向)的专家。如有两名评阅人认定不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答辩;如一名评阅人认定不通过的论文,应送第三评阅人进行评阅,若第三评阅人仍认定不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三名同行专家组成(其中教授不得少于一人)。答辩结果分通过有条件通过不通过三种;“有条件通过的学位论文由答辩委员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改并提交本院。本院组织专家对修改稿进行评阅,决定其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不通过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校研究生部学位委员会申诉,由学位委员会做出最终结论。

十、附则

1、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完成学位论文。

2、关于发表论文: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国内外研讨会论文集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本专业领域的论文,单位署名必须为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附件1: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表

公司: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

研究方向:语言教学                     B 第二语言习得

翻译理论与实践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学位课

 

外语

8

128

1-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6

1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2

2

考试

语言与教学概论

3

48

1

考试

翻译理论与实践

3

48

2

考试

第二语言习得

3

48

3

考试

应用语言学

3

48

2

考试

A

英语教育心理学

2

32

1

考试

课程设计

2

32

3

考试

B

实验语言学

1

32

1

考试

语言教学流派评析

2

32

1

考试

C

文学翻译批评

2

32

2

考试

      西方翻译理论

2

32

2

考试

指定

选修课

话语分析

2

32

3

考试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1

16

3

考查

社会语言学

2

32

2

考查

语用学

2

32

2

考查

认知语言学

2

32

2

考查

语言哲学

2

32

3

考查

心理语言学

2

32

2

考查

语篇语用学

2

32

2

考查

语料库语言学

2

32

1

考查

||“一带一路” 与多元文化

2

32

1

考查

系统功能语言学

2

32

2

考查

实践课程

教学与社会实践

1

16

注:

       根据教育部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选修1学分的政治理论公共选修课,文科选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理科选修《自然辩证法》。

       除课程学习外,还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1学分。

附件2

                      阅读参考书目

一、中文

1.傅道春:《教学优秀案例分析:教师行为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3.
李世虬:《英语互动教学法》,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年。
4.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5.
孙菊如等:《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7.
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年。
8.
许迎军、雒丽:《外语课堂教学艺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年。

二、外文

1. Aitchison, J, The articulate mammal: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Beijing: FLTRP, 2000.

2. Brown, H. D, (English Edition 1994).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LTRP, 2002.

3. Bruner, J,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P, 1986.

4. Bruner, J,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Massachusetts: Harvard UP, 1996.

5. Carroll, D. C, Psychology of language, Beijing: FLTRP, 2000.

6. Chomsky, N,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5.

7. 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LTRP, 2000.

8. Crookes, G, A practicum in TESO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3.

9. Crookes, G, A practicum in TESO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Cambridge: CUP, 2003.

10. Curran, C, Counseling-learning in Second Languages, Apple River, Ill.: Apple River Press, 1976.

11. Darian,S,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72.

12. Donahoe, J. W. and D. C. Palmer, Learning and complex behavior.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4.

13. Eggen, P. and D. Kauchak,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lassroom connections, NJ: Merril,    

    1994.

14 .Feist, J. and G. J. Feis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Boston, Mass.: McGraw-Hill, 1998.

15. Field, J, Psycholinguistics: The key concep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16. F. R. Parlmer, Semantics, 2nd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7. Gattegno, C,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in schools: The Silent Way.2nd, New York: Educational Solutions, 1972.

18. Gattegno, C, The Common Sense of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New York: Educational Solutions, 1976.

19. Gergen, K. J,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20. Gredler, M. 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NJ: Merril, 1997.

21. Halliday, A,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and Social Contex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2. 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J.B.Pride and J. Holmes(eds.),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 worth:Penguin, 1972.

23. Hymes, D, Founda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4.

24. James R. Hurford & Brendan Heasley, Semantics: a courseb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2.

25. Jay, T. B,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26. Johnstone, B, Discourse analysis, Mass.: Blackwell, 2002.

27. 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1981.

28. Langacker, R. W,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0.

29. Lee, D,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0. Lightbrown, P. M. and Nina Spada.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Oxford: Oxford UP,  1999.

31. Littlewood, W,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32. Mackey, W.F, Language Teaching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1965.

33. Mitchell, R. and F. Myle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London: Arnold, 1998.

34. Munb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