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招聘  >  研究生招生  >  两年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

一、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公司产品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英语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英语公司产品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英语公司产品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英语公司产品工作。

4、熟悉英语教育课程改革,掌握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 能够运用英语熟练地阅读相关文献。

二、招生对象与专业领域

1. 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考生的前置学历所学专业为英语类专业(英语、翻译、商务英语)。

2.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英语)

三、学制与学习方式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2年。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年主要进行实践教学,包括到基础教育工作岗位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

四、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员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员工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负责做好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实施。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5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至少开设6门,每门课1-2学分,共选修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补修课程:跨专业生源入学后,应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由学院安排随相应师范专业本科生一起学习并考试,由研究生教学秘书将成绩登录到研究生成绩管理系统,并保存由任课教师签名的试卷,研究生院定期检查。

六、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培养环节均按照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考核通过后,取得规定的学分。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区别,考核以笔试和教学实践为主,不鼓励学术论文写作,以教学技能的考核为主。

七、专业实践

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第一、二学期,通过教育见习、参加市级教研活动、听教育专家报告、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等形式学习和积累间接教学经验,根据听课记录、撰写学习报告、体会等进行考核。第三学期,到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进行为期约半年的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进行公司产品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学实践,根据实际表现由中学基地导师和学校教学督导进行考核评价。

1、对公司产品实践的要求

平时要主动深入班级听课,虚心向中学老师请教,学习积累教学经验,掌握教学方法。要做好听课记录,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要积极参加实践学校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先进的公司产品经验,努力培养和提高公司产品能力。

在基地导师的指导下,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方向,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积极试讲,作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课堂教学中,要关注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尤其是引导员工主动积极学习的方法)、教学口语表达及板书、课堂组织、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学特色等教学具体内容及要求。实习生要互相听课,随时交流经验,不断改进、明确实践方法,突出课程理念和个人特色。实际授课的同时,要认真进行辅导和作业批改。

课后要进行讲评,先由实习研究生本人进行自评,再由听课的其他实习研究生和教师进行讲评,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共同提高。

2、对班主任工作实践的要求

平时要深入班级,了解并逐渐熟悉实践班级的基本情况,密切师生关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参加班级具体活动、了解班级文化等相关情况,熟悉班主任工作实践技巧、集体或个别员工的教育工作、家访、班干部工作等。特别要注意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要制定班主任实践工作的计划。

每个实习研究生要至少组织一次班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报告会、团会、中队会等,要根据员工年级、年龄特点明确适当的主题,了解员工思想趋向。每个实习研究生都要着重调查了解并帮助1至2名中员工。

3、实习总结与成绩评定

实习研究生要写出个人的全面总结,包括主要收获、个人公司产品优缺点、今后努力方向等。研究生的成绩评定以实践基地导师为主,学校教学督导和本学院导师协同。在考核评定研究生成绩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准确反映实习研究生真实的实践质量。

八、学位(毕业)论文

(一)学位论文选题要求与英语教育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来源于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问题。

(二)学位论文须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

(三)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要求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四)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附件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 英语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  程  名  称

考核

方式

学期

开课单位

学位基础课程

汉语言文学基础

2

32

考试

1

研究生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考试

1

研究生院

教育研究方法

2

32

考试

2

研究生院

教育学原理

2

32

考试

1

研究生院

课程与教学论

2

32

考试

1

研究生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32

考试

2

研究生院

专业必修课程

教材设计与分析

3

48

考试

2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教学模式与教学案例分析

3

48

考试

2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外语测试与评估

2

32

考试

1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英语教育心理学

2

32

考试

2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英语教育发展前沿专题

2

32

考试

2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专业选修课程

应用语言学

2

32

考查

2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语言教学流派分析

2

32

考查

1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外语教师行动研究

2

32

考查

2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2

32

考查

2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

1

16

考查

2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1

16

考查

2

无需申请送56元彩金

补修

课程

实践

教学

实践教学(计8学分):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形式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实践形式,其中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附件2:

阅读参考书目

一中文

1.傅道春:《教学优秀案例分析:教师行为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3.苏运祥:《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世界图书出版社。

4.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5.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二外文

1.Alan Cunningsworth. 《如何选择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Bruner, J.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P. 1986.

3.Bruner, J.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UP. 1996.

4.Crookes, G. A practicum in TESO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Cambridge: CUP. 2003.

5.Donahoe, J. W. and D. C. Palmer. Learning and complex behavior.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4.

6.Eggen, P. and D. Kauchak.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lassroom connections.  NJ: Merril. 1994.

7.F. R. Parlmer, Semantics, 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82.

8.Feist, J. and G. J. Feis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Boston, Mass.: McGraw-Hill. 1998.

9.G. N. Leech, Semantics, 2nd edition, Penguin Books, Harmondsworth. 1981.

10.Gergen, K. J.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11.Gredler, M. 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NJ: Merril. 1997.

12.Gunter Mary Alice, Thomas, H. Estes, & Schwab, Jan. Instruction: A Model Approach. Boston: Allyn & Bacon. 2000.

13.Holliday, A.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and Social Contex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4.Hymes, D. Founda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4.

15.James R. Hurford & Brendan Heasley, Semantics: a courseboo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2.

16.McKay, S and N. Hornberger,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7.Norbert Schmitt (Ed.)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 London: Arnold Publishers. 2002.

18.Odlin, T. Language Transfer: Cross 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9.

19.Phillipson, R. Linguistic imperi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0.R. Kempson, Semantic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77.

21.Saville-Troike, M.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2e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9.

22.Seliger Herbert W., & Shohamy,Elan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Shanghai: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7

23.Stern,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4.P. Sociolinguistics: A resource book for students. Routledge. 2002.

25.Th. R. Hofmann, Realms of Meaning, Longman Publishing, New York, 1993.

26.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978.

27.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2.

28.Williams, M. and R.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外研社,北京,2000。